通过与市公安局防疫大数据中心对接,根据姓名、住址、联系电话和身份证号等信息给无智能机人员生成二维码,并制卡。无智能机人员只需出示个人二维码,医务人员打开手机扫码程序进行扫码,显示与持智能机人员正常扫码同样的信息界面,并上传公安大数据中心。

在这个疫情的特殊时期,进出公共场所都要出示健康码,扫行程码,来确保大家的出行安全,但对于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,以及没有智能机的学生,出行带来了不便。近日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,就特别针对这一现象推行了反向扫码,全网点赞。

反向扫健康码是什么  第1张

在这之前,在各类公共场所严格执行“防疫四宝”的当下,一般消费者进门前都要扫一扫“健康码”和“大数据行程码”,待商家确认绿码后再行进入。而部分使用非智能手机的人,则要携带身份证,在进行姓名、居住地、联系方式、进店时间等一系列的信息登记后,才会被予以放行。尽管程序繁琐、耽误时间,但为疫情防控守护广大人民群众安全,却也不得不为之。

什么是反向扫码

当地通过与市公安局防疫大数据中心对接,一方面根据姓名、住址、联系电话和身份证号等信息给无智能机人员生成二维码,并制卡发放到该类群体手中。另一方面当无智能机人员到采样点进行核酸采集时,只需出示个人二维码,由医务人员打开其手机上的扫码程序进行扫码,即在医务人员手机上显示与持智能机人员正常扫码同样的信息界面,并上传公安大数据中心。此做法相比正常扫码还要减少两个操作环节,在极大地方便无智能机人员进行核酸采样的同时,还避免了接触风险,大大提高了核酸采集工作效率。而将其同步应用到各单位及公共场所执行“防疫四宝”工作中,由值守人员对持卡人扫码,再根据手机上显示的状态(对应“防疫四宝”扫码的绿、黄、红三种颜色)来确定准入或是禁入,且数据实时传送到公安大数据中心,记录此人经过该场所,此举在方便群众出行的同时,也能进一步提高流调排查的精准度。通过一码两用,全面提升当地疫情防控的精准和各项工作实效。

给无智能手机人员生成二维码,并制卡发放,目前,当地已制发 6000 余张二维码卡片,供 60 周岁以上人群使用,近期将补充发放 9000 余张二维码卡片,供老人、学生等群体使用。

“我扫你”变为“你扫我”,小小的改变既方便了百姓,又让防疫工作变得精准高效。也希望能在更多城市实行这样方向扫码,相信这样有温度又精准的防疫,我们终将迎来胜利。